吉林省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对接会
科技成果征集信息登记表
基础 信息
| 单位或 个人名称 | 吉林农业大学 | ||
通信地址 及邮编 | 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处 130118 | |||
所属区域 |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 | |||
联系人 | 王清博 | 证件号 | 220381198310271116 | |
联系方式 | 043184533044 | 手机 | 13844075595 | |
网 址 | http://www.jlau.edu.cn | Kyc2985@126.com | ||
56687536 | 传真 | 043184532985 | ||
联系方式是否公开 | □是 R否 | |||
应用 领域 | □先进制造(先进汽车、电子数控) R现代农业技术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信息通讯) □新材料生产及工艺设施 □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现代交通)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低碳) R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航空航天与海洋工程 □其他: | |||
项目名称 | 秸秆富集深埋还田技术 | |||
项目权属 | R独占 □共有 □其它( ) | |||
合作方式 | R技术转让 R技术服务 R技术许可 □技术融资 □其他 | |||
获得资助情况 | □“863” □“973” □“科技重大专项” □“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R其他 | |||
项目情况介绍 | 秸秆“富集深还”,是指将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化手段,大比例(4:1-8:1)富集到预定的条带并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cm)的新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技术是用吉林农业大学发明的“秸秆风力注入筒式犁”,将玉米联合收割机抛洒在地表的秸秆,按条带富集,像打针一样,一次性注入土壤亚表层,其优点:一是土层顺序不变;二是种还分离(即宽窄行种植,当年埋秸秆的条带为宽行,不播种,不减密度);三是免耕播种(不影响正常种地,直接用免耕播种机,在非埋秸秆条带播种);四是带状轮耕种植(可连年埋秸秆,每年埋秸秆的条带依次轮换,周期为4-8年任选);五是土壤搅动作业面积只有1/4到1/8,节省动力;六是由于深埋,对打破犁底层、实现亚表层培肥效果极佳,并可以取代周期性深松。“富集深还”既不影响种地,又解决了土壤亚表层长期“饥饿”需要培肥的问题,同时农民也不可能再把秸秆挖出来焚烧,也不会放在地表被风吹走。“富集深还”可同时、快速地增加耕作层厚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兼顾了深松和免耕的优点,同时完成了“埋秸秆”的重任。预计三年可推广1000万亩,目前已经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获批8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