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吉市按照市场需求和效益原则,立足于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融合模式
打造从种植基地建设,到农产品加工制作,再到农业休闲、品牌建设体系,形成一条龙发展的“全产业链”。一是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种基地建设拓展。延边佳禾米业有限公司建有100公顷的“有机大米”种植基地,延边豆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建有4万亩高蛋白大豆种植基地。二是推动农业种植基地向休闲农业拓展。延吉市光荣花卉蔬菜专业农场、延边朝阳蔬菜专业农场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草莓、葡萄、树莓、蓝莓等多种采摘园,同时,延吉市光荣花卉蔬菜专业农场引入亲水湾水上乐园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推动农产品销售向品牌建设拓展。“长白山”卷烟、“犇福”延边黄牛、“紫鑫”人参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延田”大米、“金刚山”泡菜、“阿拉里”面条、“杨氏韩味”明太鱼、“春江月”糕点等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
二、大力推进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
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农业功能,打造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旅游村镇,积极开发、传承和发扬农业文化遗产。延吉市依兰镇春兴村朝鲜族古村落被评为2016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今年我市计划继续推进投资7000万元的延边朝鲜族古村落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三、大力推进科技渗透发展融合模式
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积极推广引入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业态形式,实现现代先进科技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扶持发展电商企业。二是充分发挥中国长白山特产品展销馆平台作用,将我市农产品集中进行展示、宣传、销售,我市已有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入展销馆,涉及面条、蜂蜜、人参、大米、食用菌等多种农特产品。三是积极建设智慧农业体系,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农业领域,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生产设备,最大限度的避灾减灾、节本增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逐渐改变我市在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