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您访问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官方网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6-12-19 09:17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

    农业部发布《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当其时,对于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推动北方半干旱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明确了调整目标、优化了顶层设计、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


    由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屏障功能,目前已经开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等工程,都主要定位于解决生态问题。退耕还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还草之后,区域经济如何发展?后续产业如何跟进?《意见》最可贵的一点,是设立了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生产方式提档升级、经营方式优化升级、区域生态美化升级等几个“升级”目标,把生产发展、农牧民生活、区域生态放到“产业发展”的共同背景下,符合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全球趋势。


    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广阔,自然条件、文化、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差异明显,制定相关发展政策要在纵观全局、考虑多因素交叉、抓住重点、区别对待的基础上,优化顶层设计、明确优势布局。《意见》根据地理区位、主要生态问题、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趋势等,提出长城沿线沙化退化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以粮改饲为契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开发抗性生物资源、适度扩大草食畜牧业规模;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以推进保护性耕作、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和特色牛羊产业为主;京津冀水源涵养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着力于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粮改饲和特色产业绿色化精品化发展,加强天然草原保护、优质饲草料生产和肉牛肉羊舍饲圈养。这种区域差异化的农业结构调整策略,以自然条件为背景进行了功能分区、并明确相应区域的功能定位,有助于有的放矢地配套相应政策,发挥各区域的自然和产业优势,更好地解决农牧交错带的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优化生产结构,构建农牧产业新体系,是建立现代草食畜牧业的前提和基础


    纵观全球现代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无一例外是以高产人工饲草基地和发达的农业为基础,辅以先进的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方式。美国在二战后逐步形成的饲料玉米带,建立了基于玉米、辅助性谷物(小麦或燕麦)和草类三年轮作制基础上的混合农业体系,使该地区成为美国最大的肉牛、奶牛、生猪、肉鸡主产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发展高产人工饲草基地的先天优势,同时也有发达的农业副产品支撑,具备建成我国北方草食畜牧业基地的先决条件,有希望成为我国最大的牛羊肉和乳产品主产区。


    《意见》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带要减粮增饲、做大草产业;增牛稳羊、做强草食畜牧业。这种农牧融合、草畜一体、种养结合的生产结构调整,能够凸现农牧交错带的区域优势,促进农业生产资源效益最大化,有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向高产、高效的先进畜牧业方向发展,推进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也是对我国2015、2016年一号文件的具体化和落实。


    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建立生态循环新模式,有利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既是主要的生产资源,也是我国中、东部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和海河水系的水源涵养地。目前区域生态资源的日益匮乏,生态功能逐渐萎缩。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入黄河泥沙达14亿吨,占黄河总沙量的80%;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2万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7%,可利用天然草场退化60.8%,目前仍以每年66.67万hm2的速度退化等。


    各种农业自然资源的有效集成和优化利用是解决农牧交错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意见》从生态农业角度,发展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农牧业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强对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节水、增产双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协调自然、经济、社会层面,对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现代农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农业功能,形成生产生态新景观,有利于农牧业多样化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需要社会经济和生产水平全面发展,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也是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确保农业基本生产功能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农业生态系统生产、生态、文化休闲三项功能平衡发展,是实现农牧业多样化,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前提和基础。《意见》提出开发休闲功能,建设美丽田园;强化生态功能,建设美丽草原;传承农牧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分别从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及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对农牧交错区的农牧业功能多样化发展提出科学性、系统性的发展愿景。通过对传统景观的改造,增加农牧林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等经营模式;通过加强草原资源调查,严守生态红线,实施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等措施,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结合农牧交错带农耕游牧文化的独特风格,还原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民居及建筑,并配合完善的景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具有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生产、生态、文化休闲的综合发展,使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业集生态、旅游、产业于一体,对于提高农牧交错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新型小康社会有重要指导意义。


Copyright (C) 2016 www.ybny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龙井市工业集中区 邮编:133400 电话:0433-3265010
技术支持:延边云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6004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