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您访问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官方网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科技专家“全覆盖”、争做扶贫“合伙人”——中国科技为扶贫事业插上“智慧翅膀”

2017-06-01 14:22   来源:中国科技网   阅读: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题:科技专家“全覆盖”、争做扶贫“合伙人”——中国科技为扶贫事业插上“智慧翅膀” 

新华社记者李松、胡喆、柯高阳

科技特派员对全国1万个贫困村“全覆盖”、5万多项适用技术直接面向贫困地区推广;引入市场机制,让科技专家成为贫困农民产业“合伙人”,抱团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近5年来,我国通过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要素对接等一系列行动,用“绣花”般的功夫,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精准扶贫事业插上了“智慧翅膀”。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科技资源下乡引来扶贫红利

由中科院选派的科技专家赵茂林,在内蒙古奈曼旗远近闻名:最近两年,在赵茂林的技术指导下,当地甘薯产量亩均提高近20%,农户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

   甘薯是奈曼旗扶贫骨干产业,但甘薯抗病能力弱,一旦染上病毒,很容易减产甚至绝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茂林一来到奈曼旗,就“瞄准”甘薯产业的“心病”,组织团队提取甘薯苗尖茎,培育出的脱毒甘薯苗新品种,能有效提升抗病能力。

   “仅奈曼旗青龙山镇一地,脱毒甘薯今年推广面积预计达到3万亩。”赵茂林说,依托技术攻关,降低了种植风险,农户直接受益。

“扶贫先扶智”,精准扶贫离不开科技支撑。发布“技术成果包、产品成果包”,向贫困地区推介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围绕贫困地区支柱产业,推广5万多项适用技术成果……科技部提供的信息显示,我国正在实施“百千万”科技扶贫工程,通过在贫困地区建设100个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建立1000个帮扶对子、实现10000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动员全社会科技资源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科技资源下乡正在带来显著的扶贫红利。在近期举办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智慧养猪”“光伏提水”等项目刷新了许多人对科技扶贫的认识。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养猪新模式,通过构建生猪产业链的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的养猪管理模式;而光伏水泵,则是用光伏发电来生产灌溉,较传统电网提水每立方米节能50%,缓解了试点山区用水难题。

   信息大数据也在精准扶贫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在河北省张北县扶贫信息平台上,连接了教育、医疗、民政等10多个部门数据,能为每个贫困户做出“精准画像”,提供差异化扶贫方案。

  引入科技市场机制:“合伙人”抱团发挥扶贫长效作用

科技扶贫并非“一锤子买卖”,要让科技产业发挥长效作用,关键在于引入市场机制,依托创业载体建设和市场要素对接,既让科技人员“做给农民看”,更要“带着农民干、同农民抱团发展”,实现技术、土地、劳动力有效融合,让科技扶贫落地生根。

   手里有好的生姜种植技术,怎样才能快速推广、持续惠农?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刘奕清找到的办法是建立1500多亩农业创业基地,按照“固定收益+销售分红”机制,吸引农户合作种姜。

农户流转土地,除了每年获得地租之外,还可到基地“上班”种姜,由种植基地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收益的40%归农户,60%归基地。”刘奕清说,生姜产量越高,品质越好,农民收入就越多。

“扶贫产业发展快,要靠能人带。农业科技要推广,发挥扶贫效益,光靠几次讲座是不行的。”专家认为,只有发挥利益激励机制,让大家成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合伙人、利益共同体,产业惠农效益才能持续。

伴随着科技资源大规模下乡,全国各地已有约70万名科技人员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与农民结成各类利益共同体近5万个,不少科技人员或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协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科技服务,使科技、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加速向贫困地区集聚。

  有技术,不愁没门路:乡土人才成长让脱贫后劲十足

贫困地区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学素质相对较低,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为改变这种状态,我国正在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需求,开展教学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形成科技扶贫大格局,激发贫困户创新创业的潜能。


Copyright (C) 2016 www.ybny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龙井市工业集中区 邮编:133400 电话:0433-3265010
技术支持:延边云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6004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