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您访问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官方网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障粮食安全是根基

2017-06-16 10:08   来源:中国农机网   阅读: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方面。同时,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和完善我国农业政策。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基本底线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粮食连年高位增产,粮食生产能力不断登上新台阶,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61624万吨,进口11468万吨,其中大豆进口达到8391万吨,占比73%,而三大主粮进口1014万吨,仅占8.8%。另外,近年来粮食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从2013年7月开始,国内外玉米价格出现“倒挂”,一直持续到2016年12月。由于国内外玉米价差大,且玉米进口存在关税配额限制,玉米下游加工及饲料企业纷纷进行调整,转而使用没有配额限制的玉米替代品,

  如高粱、大麦、木薯、玉米酒糟等。2013—2016年,进口到我国的玉米及其替代品多达2277亿斤,这相当于每年挤占了国内569.3亿斤的玉米市场。从而,偏贵的国内玉米大量进到国家政策性收储粮库,出现了“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的不正常现象。从2016年开始,在东北四省(区)推进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这一改革激活了玉米市场:到2017年年初进口玉米价格优势基本消失,国内外价格逐步并轨,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显著下降。

  未来20年,我国仍将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口粮消费会继续下降外,其他农产品的食用消费都有较大增长空间。饮食内结构基本定型需要到人均GDP 2万美元,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作为13多亿的人口大国,必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一时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粮食品种,但绝不能降低粮食生产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地抓粮食生产,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一方面,要做到“藏粮于地”,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建立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农田保护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另一方面,要做到“藏粮于技”,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受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困扰,提高农业产量成为农业政策的重心所在。但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从我国农业供给体系的现状来看,市场需求旺盛、适销对路的高品质农产品,国内生产供给不足,或者供应成本过高,许多国内需求形成进口需要,中高端农产品进口显著增加;而一些低端、普通的品种,虽然国内生产供应充足,但售价较低,甚至积压滞销。顺应国内食品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迫切需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农业生态服务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压减低端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使农产品供给品种和质量更加契合消费者需要,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过去,为解决农产品总量不足的矛盾,使用了大量化肥、农药,边际产能过度开发,水、土壤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业资源环境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作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国将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总之,要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加快形成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环境良好、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Copyright (C) 2016 www.ybny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龙井市工业集中区 邮编:133400 电话:0433-3265010
技术支持:延边云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6004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