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农户自发调整种植结构趋于合理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吉林省今年玉米播种面积为5270万亩,比去年下降300万亩,减幅约5.6%。根据当前玉米市场情况以及比价效应,吉林农户进行了自发的调整,今年吉林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南部地区,玉米质量好、单产高,是传统玉米优势产区,玉米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今年是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改革为“市场价收购加补贴”新政策的第二年,也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年,由于春节前玉米价格大幅降低,农户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基于吉林省为全国玉米传统高产区,中南部地区土壤适合耕种玉米并且玉米质量好、产量高、单产为全国之最,农户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种植玉米经验,且养成了种植玉米的习惯,因此不管玉米收购政策如何调正,95%以上农户仍将种植玉米。玉米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二是松原、白城、吉林等水稻产区原来玉米价格高时水田改成旱田的大部分农户又改回水田导致旱改水面积进一步扩大。虽然今年水稻最低收购价下调0.05元/斤,但预期种植收益仍高于玉米。并且西部白城、松原杂粮主产区玉米播种面积下降,农民改种马铃薯、花生、高粱、谷子、绿豆等杂粮、杂豆。由于西部区域常年干旱,种植玉米产量低,但相比玉米,杂粮杂豆亩投入较低,收益相对高于玉米。三是东部地区玉米面积继续减少,大豆面积有所增加。根据国家“米改豆”轮作试点补贴政策,东部部分县市以开始推广玉米与大豆等作物轮作模式。
播种期天气异常春波较常年推迟
进入4月份以来,吉林全省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两个降雨过程,一是4月5-10日的全省绝大部分地区普降小雨过程,此次降雨过程缓解了3月份雪少造成的土壤干燥部分地区春旱的情况;二是4月16-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小雨或阵雨的过程,此次降雨过程使全省土壤墒情进一步有所好转并接近常年水平(除常年干旱的西部地区外)。但是由于今年为农历闰年(闰六月),造成全省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春耕较常年有所推迟。从4月20日开始由南往北玉米农户已开始大面积旋耕地、下底肥,从4月23日全省由南往北部分地区已开始播种。虽然天气温度偏低,下种时间推迟,但是由于当前机械化程度提高播种期集中春播时间较常年缩短。到5月5日除低洼地块和边远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基本播种完毕,较常年推迟5天左右。
苗期天气高温多雨局部受灾
今年吉林玉米苗期长势好于往年。一是玉米出苗期集中苗齐苗壮。5月下旬西部地区出现阵雨天气,缓解了局部旱情。全省玉米出苗比例在90%左右,中西部地区出苗比例在98%以上,叶龄处于2-6叶期;东部地区出苗比例在70%左右,叶龄处于2.5-4.5叶期。除西部地区仍受旱情困扰外,其他地区出苗率高、苗齐苗壮。二是高温多雨玉米长势良好。进入6月以后全省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多雨天气,6月有14天下雨,7月有13天下雨,8月截止10日就有9天下雨,并且大部分为夜间下雨白天晴或雨后即晴天,因此大部分地区雨水调和玉米长势良好。三是局部受灾在所难免。7月13-14日吉林永吉及周边地区暴雨成灾造成周边农作物过水成灾。6月20日、7月20日、8月20日都有局部地块校友冰雹和暴雨大风造成局部地块玉米受灾。
虽然今年个别地块遭遇了暴雨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的袭击,造成了局部地块玉米倒伏、农田冲毁,但是由于今年吉林天气温度高、雨水多,全区除个别地块遭受冰雹、暴雨大风灾害外玉米总体长势好于往年。目前玉米已长至14-16片叶230-250厘米高处在灌浆期,大部分地区丰收已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