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享。”现在,这一部署在山东省武城县已成为现实。武城以农村产权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支撑,通过实现管理部门和银行的共联共享,农民节约了时间,银行节省了成本,让改革见到了实效。请看本报记者来自一线的报道。
山东武城县农村产权信息共联共享,贷款最快两天到账
在山东武城县,当地农民只要拿着《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就能通过银行与农经局联网的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查询相应土地情况,并可直接申请贷款。而且办贷程序便捷,最快两天就能拿到贷款。
武城县委书记张磊介绍:“随着信息系统的建成运行并不断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地确权颁证成果的高效运用,对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权能完善,助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大数据”跑腿
农地贷款实现网上办理
最近,家住武城镇董王庄村的李兴泉心情特别舒畅,因为在他的账户里多了90万块钱。
老李是兴泉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这90万块钱,是用《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得来的。用《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贷款,在武城县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这次银行的放款速度,还是让老李喜上眉梢:“从我们提出申请,到贷款下来,就只用了两天时间。原来贷款手续很多,流程慢,且放款少。现在,不但贷的款多了,效率也高了。”
“以往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要经过贷款申请、资格审查、现场勘查、资产评估、审批等多项程序,从银行到农经局再到农民,三头忙得团团转,一套程序下来十多天。”武城县农经局副局长赵淑莉对此深有体会。
李兴泉这笔贷款的流程如此便捷,得益于武城县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金融部门通过系统,可以共享全县72.9万亩、8万多农户的土地确权信息,以及近几年来的流转信息和土地抵押登记信息,以及通过农经局上传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抵押贷款农资需求信息,实现了让“大数据”多跑腿,银行和借款人少跑腿,通过方式创新、机制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武城县农经局局长董君看来,建立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最终目的是为了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县开始试点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便捷、高效的抵押贷款服务,势必能为土地规模经营增速助力。”
2.共联共享
更多农村产权将上线交易
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农村产权管理部门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用“大数据”共享让“农地”贷款更便捷。董君介绍,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包括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系统,目前上线运行的是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系统。农村产权交易系统正在积极调试,调试完毕后可实现林地林木、养殖水面、闲置宅基地等十类农村产权网上交易。
据了解,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集业务办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土地流转备案及合同管理、纠纷仲裁、抵押贷款登记、以图管地等主要功能于一体。通过该系统,可以汇总全县产权交易数据,查询到每笔交易的流程、合同、数量价格等,实现全县农村产权交易的统一管理。“目前,系统内除已录入的全县83559户土地的确权信息,还包括已经办理的土地抵押登记信息、土地流转信息等,特别是122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赵淑莉说。
银行部门可通过系统进行网上抵押登记申请、电子材料提交及审核、登记业务办理,通过审核后系统可打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他项权证》,银行端可网上查询业务办理进程,及时到交易中心取回《他项权证》,“农户有‘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只需备好相关材料提交给试点银行,审核通过后到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领取《他项权证》,就可以给农户放款。”人民银行武城支行行长张如宝说。不仅如此,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信息也可以通过交易中心端加载到信息管理系统,银行部门通过系统可及时了解农户和经营主体资金需求,便于精准对接。
“以前是农户贷款来找我们,通过这个系统,我们也可以及时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放贷,也为我们业务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武城县圆融村镇银行行长杨海峰介绍。
3.勇于创新
全县产权改革走在前列
缘何这个系统会在武城上线?“近年来,武城县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多项工作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董君说。该县于2013年4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县72.9万亩土地全部完成了确权;2014年12月,该县在德州市成立了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武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构建起县、镇、村三级网格化交易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全覆盖;2015年12月,武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2016年8月,武城又成为山东省唯一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县。对此,武城紧紧围绕农民进城最关心的“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四个关键环节,研究制定了20项推进措施、17个配套办法,形成了“1+N”政策体系。尤其是在“离得开”环节,武城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制度,为进城落户农民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书》,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这“大三权”的合法继承权不变等。
“一系列的试点创新动作,为建立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打造这一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恩鹤说,“通过信息平台的监督管理功能,全县各地的产权交易纳入统一管理,保证了产权交易‘集中、公正、规范’进行,同时可以通过汇总统计全县产权交易数据,为下一步创新及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吴华 本报记者吕兵兵